回忆是糖,甜到忧伤 
1.上世纪的高中 
98年高三,那会学习还不错,所以填志愿的时候一批次报的都是国内排名前几名的大学,二批次没有仔细填,只参考了去年分数最高的院校,而成气前一年在我们省招生的分数是超过重点线的,感觉得这学校可能不错,就填了成气的通信工程,其实当时想法是,一批次肯定没有问题,不会降到二批次的,成绩公布的时候,我的分数是超过了重点线,可惜和我想去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还差十分,老师觉得可惜,希望我复读一年,一提到高三,我就想起matrix的那句台词“全是噩梦”,于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告别家乡,来到成信。最终我并没有录到通信工程而是电子工程,因为我们省的几个名额里,我的分数还是最低的(当时大学还没有扩招,因为我的缘故,我省的分数又一次超过了重点线,晕~~~) 
2.跨世纪的大学 
于是1998年我来到了成都,来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四年里学习方面唯一拿的出手的是英语过了六级,不过也是高中的底子,其他的课程都是60-70,而且平均一年挂掉一门课,到大四的时候我就了满四门,当时学院的规定是四门挂掉就没有学位证,本以为学位没戏了,于是准备考研。可没有想到学院改成了学分制,我挂的门数折成学分才十几个,于是一个硕士消失了,一个成信的学士开始被社会蹂躏:),命运这种东西有时真的很奇妙。现在回想在学校的日子,都是一些Sweet Memory,也许老了吧,总想一些事和一些人。几个比较好的老师,有高数的杨孝春,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谢明园(现在好像是系主任了吧),还有高频低频的老师,不过这些课程我毕业后一个也没有用上,惭愧!还有认识几个可以托妻献子的朋友:),一个有着甜美笑容的女孩(去年已成了别人的新娘),忽然想 
起朱自清在《匆匆》说过的一句话: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变化中的成信 
98年的时候成气的硬件条件确实不行,只有人南那块巴掌的地方,踢个球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跨越马路跑到对面那个小的不行没有草皮的球场,由于都是土场,尘土飞扬不说,还经常血肉模糊的被抬回来,夏天的时候伤口很难好的,不过那时候年轻,身体好:)。变化从2000开始,首先学院并掉了龙泉的统计学校并改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然后增加了绵阳校区(可怜的大一新生都要从绵阳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一年有365个日出,我送你365个祝福:)~~),并开始筹建航空港校区,当时01年的时候我看到的还只是清华建筑设计院的航空港模型和图纸,没想到短短几年已经建好了,有了国防生,我离校时一个硕士点也没有,现在已经有了九个。也许成信和其他院校的科研实力还有差距,但是本科教育并没有差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学校的电子方面确实很厉害)。总之学院这几年发展确实很快,希望母校越来越好,敬礼! 
4.2002的就业 
说起来我们98届真是惨,扩招没有赶上,96届毕业的时候包分配又没赶上,97届毕业的时候正好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我们也没赶上,当02年毕业的时候,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这回我们赶上了,虽说IT业就像啤酒,有少少泡沫总是好的,可这次沫也太多了吧,要知道97届的时候来学院招聘的公司N多,给3K都嫌低,都4K多。没想到,我这届这么惨,很多人去了我们的对口单位-气象局(毕竟是中国气象局直属院校嘛,进去很容易的),气象局确实非常稳定,好的地方的气象局也很滋润的,不过相当一部分进的是电子通信方面的公司,经验证明,在这些公司做一两年再跳可以有很好待遇和发展,可我-电子工程的毕业生却阴差阳错的进了一个软件公司,命啊~~ 
5.2002-2005 
本来自己学的是电子工程可是毕业的时候却到一个软件公司,年薪2.5W,在当时已经算不错。这是规模不大的软件公司,由一个大学教授创建的,最开始找了一些自己带的本科生,硕士生搞起来的,老板和省信息产业厅的官员有很好的关系,当时正值国企进行信息化改革,所以可以有很多的软件开发项目,都是上百万的,发展确实也不错,至少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主要是用VS.Net和C#做ERP软件(这里感谢一下学院当时的课程设置,我们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还有微电子技术的专业课80%都是一样的,汇编,电路分析基础,高频低频,信号脉冲,数字电路,通信原理这些课都是在一起上大课的。C,C++,数据结构也学过,所以计算机,通信,电路我做哪个都可以,做软件也不算自废武功)公司做的都是国内上市公司,还有软件产品,行业软件等等,由于公司小,所以几乎从和客户谈合同,写需求分析,开发,测试,安装,调试,培训都要做,几年下来确实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小公司的好处。公司的老板还给我们展示出美好未来,在香港上市,然后我们最初的这批人就可以分到N多股份,老板在上面说,我在下面算,靠!这么多零啊,这些话确实很有鼓动性,所以现在薪水少点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做的是事业,吼吼!可惜老板不是马云,所以我现在也没成百万富翁,一些重要的机会没有抓住,制度的不完善,产品方向的问题导致了04公司的亏损,而上市公司至少要连续三年盈利,而且证监会审查也严格起来,这个公司从那时开始再也没有发展起来,我于05年5月离开了公司,也离开了那座伤城,离开时年薪3.5W